更新时间:2024-10-09 20:27
写于清顺治十八年(1661),黄宗羲52岁时。全书共6卷。“力辨《河》、《洛》方位图说之非,而遍及诸家,以其依附于《易》似是而非者为内编,以其显背于《易》而凝作者为外编”(全祖望:《鲒埼亭集》卷十一《梨洲先生神道碑文》)。前三卷为内编,论河图(见河图九)、洛书(见洛书十)、先天(见先天学)、方位、纳甲(见纳甲说)、纳音、月建、卦气、卦变(见卦变说)、互卦、筮法、占法,附以《原象》。后三卷为外编,论《太玄》、《乾凿度》、《元苞》、《潜虚》、《洞极》、《洪范》数、《皇极》数、六壬、太乙、遁甲。内编侧重论象,外篇侧重论数。黄宗羲在该书自序中表明了著作意图:“易广大无所不备,自九流百家借之以行其说,而易之本义反晦。世儒过视象数以为绝学,故为所欺。今一一疏通之,知其于易本了无干涉……”黄宗羲追本溯源,考证批评,还《易》以《易》,还象数以象数。《易学象数论》的重要版本有清乾隆三十年(1765)《四库全书》本,清季西麓堂刻本,清光绪中广雅书局刻民国九年(1920)番禺徐绍棨汇编合印《广雅丛书》本。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卷六评价该书说:“其持论皆有依据。盖宗羲究心象数,故一一能洞晓其始末,因而尽得其瑕疵。非但据理空谈、不中款要者比也。”